點這裡看 => [ 2019 加拿大冰攀相簿 ]
[D10 ~ D12 2019-3-3 ~ 5(日~二)]
移動日 卡加利 Calgary YYC -飛-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轉飛- 香港 HKG -過夜轉飛- 台北 TPE
來加拿大的時候搭的是天還沒亮的紅眼班機, 回去也是, 還要轉兩次, 坐三班飛機, 這是要省錢的宿命呀~ 加拿大冬天早上又冷, 天亮又特別晚, 早起更是痛苦. 搭乘超早班4點飯店接駁車去機場, 一進去超傻眼, 整個報到櫃台走廊滿滿的排滿提著大包小包冰上曲棍球器材的群眾, 週日這麼早哪來這麼多人? 都要趕著上教堂做禮拜嗎? 我們為了怕出意外已經夠提早了, 排尾還看不到盡頭, 原來是週日加拿大的國球冰上曲棍球的本地球隊在外地有聯賽, 大概半個城市的人包括球員家屬球迷大家全要坐飛機過去吧~ 我們去找服務台小姐, 解釋我們之後還要轉機國際線, 怕去跟大家排隊會來不及, 她叫我們不要去排報到櫃台, 改去自動報到機那區. 那裡人也不少, 不過沒有報到櫃台那麼恐怖. 我和正琳排隊排了幾分鐘排到了機器去操作, 但不管我們怎麼按, 操作了好幾次, 機器反應超慢等了老半天, 結果都跳出來錯誤, 太多人同時用網路大當機嗎? 可是看別人都可以啊? 搞了老半天, 別人都用完離開了, 剩我們兩人傻傻的還在重複操作, 這樣不行, 我們再去找另一位服務小姐詢問, 她說有轉機就不能用自動報到機, 一定要去排報到櫃台, 那原來那位服務台小姐是在哈囉? 我們只好再拖著沉重的行李回去報到櫃台區, 天~ 隊排的比剛來的時候長更多了~ 慘~ 我先讓正琳趕緊去找不知道排到多遠的排尾排上去, 我趕緊去找商務艙的櫃台小姐去 "關說" 一下, 那邊一個客人都沒有, 我再次解釋我們之後需要轉機國際線, 這麼多人排隊怕太遲接不上, 想當然她們不接受, 堅持我們去排尾排隊.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排在隊伍中一動也不動, 心裡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 完了完了~
就這樣坐以待斃等了老半天, 咦~ 隊伍慢慢開始動了起來, 原來航空公司報到櫃台後來緊急又加開了十幾二十個窗口才能慢慢的消化. 好不容易等了好久輪到了我們, 把我們刻意提早的安全時間一兩個小時全都用掉了, 一位高瘦的黑人男生幫我們畫位, 我問他託運行李是否兩次轉機之中要去領出來? 他用很戲劇化的肢體動作全身搖晃說不用不用, 行李會直接送去桃園機場, 可是我們要在香港過夜? 正琳還有禮物帶去要送香港的朋友, 行李直接送去桃園機場禮物就不能放拖運了, 可是那些禮物 (當然) 是瓶裝液體, 不能隨身帶上飛機的, 手續已經辦完了, 那怎麼辦? 要再花時間退回去取消重辦嗎? 那只好算了, 只能把本來要去香港的禮物直接送回台灣去了. 過了報到櫃台, 還要另外拖著行李去排另一條行李托運上 X 光機檢驗的隊伍, 那邊隊伍移動的更慢了, 處理其他旅客的那些大包小包冰上曲棍球器材是比多比大比慢的,...幸好最後連趕帶跑仍能及時趕上登機時間.回去的時候比來的時候感覺時間更漫長了~ 回去不但逆風, 還要過換日線加一天, 在半睡半醒的彌留間, 在溫哥華轉機, 連香港過夜, 整整飛了三天, 過家門明明已經可以看到淡水河就在腳底下卻不能回家. 香港回台灣, 又是搭一班天還沒亮的超早紅眼班機~
[入境回國政令宣導]
回到桃園機場領取托運行李時, 有位俏麗的美女警官帶著獵毒犬(?)聞我們的行李, 可惜快閃即逝, 沒能拍到身影. 為了保護我們的魯肉飯 "非洲豬瘟肆虐, 回國請勿攜帶任何肉類製品, 最高罰一百萬元".[補充資料]
- 耀群推薦的察看氣象網站, 建議選用多種不同模式比對, 主要研判降雪, 濕度, 溫度, 風力風向, 日晒雲量遮蔽率在一天當中的變化等:
[ https://spotwx.com/ ] - 查詢雪崩風險, 尤其前往路線為 ATES 等級較高者:
- https://www.avalanche.ca/
- https://avalanche.pc.gc.ca/bulletin-eng.aspx?d=TODAY&r=1
- 冰原大道 Icefields Parkway 還要另外查看佳思柏 Jasper 當地的雪崩預報
- 路況現況更新可洽詢 Alberta 511 或是 twitter @ParksMntSafety
- [ 加拿大國立公園的溫馨提醒 ]
- Gripped: 加拿大最熱門的攀登雜誌, 大賣場都有賣
[ https://gripped.com/profiles/five-canadian-ice-climbing-resources/ ] - 非常完整方便的冰攀路線指南智慧手機 APP, 可 GPS 導航至停車處和起攀點, 如果想常來加拿大爬, 耀群非常推薦購買, 一年加幣25元, 五年50元:
[ http://willgadd.com/ice-and-mixed-app/ ] - 冰攀路線網路分享即時資訊
[ http://www.gravsports-ice.com/icethreads/ ]
[ Planet Mountain 刊登世界頂尖冰攀大師 Will Gadd 介紹加拿大洛磯山冰攀的短文 ] 有好幾頁, 記得要點右上角看其他頁的連結. - [ 加拿大洛磯山冰攀百科 Canadian Rockies ICE (Ice Climbing Encyclopedia) ]
[ Mountain Project ]
[ Summit Post ]
[ The Crag ] - 加拿大洛磯山冰瀑路線指南, 最出名的是
Waterfall Ice
但很不幸已經絕版很久了~ 多年來一直有江湖傳言會出新版, 如果你不想等到鬍子發白, 想要短期停留直攻最經典的路線, 耀群蠻推薦這本 2013 年出的從一千多條路線選出 53 條的精選集Ice Lines
. ([補充] 書中地點大地座標為 NAD83 UTM, 可將書中東距和北距座標後面各加兩個0, 再 WGS84 經緯度轉換, 例如 [ NOAA 網站 ] 或 [ 蒙大拿大學網站 ]. 以貝武夫 Beowulf
為例, 起攀點書上寫UTM 11U 06205 56876
座標值後面各加兩個0 成為11U 0620500mE 5687600mN
, 經上列網站換算後也就是 WGS84 經緯度 51° 19' 36.89"N, 115° 16' 13.76"W).
[再一次碎碎念]
糾結什麼動作姿勢技術嗎? 自認為你已經準備好迫不急待想冰攀先鋒嗎? 也許你更該看的是大師 Will Gadd 寫的這幾篇 (我十幾年前寫給自己看的 [ 節錄漢譯版 ])- [ 冰攀不要墜落 ] 冰攀先鋒墜落, 在加拿大一年會撞破好幾塊頭骨, 跌斷好幾條腿, 和跌破好幾個骨盆, 墜落造成受傷入病院和全身而退的比例是嚇死人的 2:1! 在 2019 一月下旬韓國雪嶽山最後一天的 Maebawi (鷹岩) 攀登日結束之後吃午餐的時候, 看到另一隊韓國隊有隊員先鋒長距離墜落(沒有墜地)受重傷躺擔架救護車緊急送醫 (在韓國能先鋒的都是被尊稱
兄
的人物), 2個冰螺栓支點仍留在冰壁上. 據緊急前往協助處理的王俊鎬教練回來後轉述說墜落送醫的人前一夜有喝酒drunk climber
, 萬幸摔下後仍能說話, 王教練也說韓國因冰攀意外每年平均會死亡3,4人 - 墜落的後果很慘, 至少受重傷.
- 冰攀沒有容易的地形: 陡峭的, 平緩的, 墜落的後果都很慘, 至少受重傷. 平緩地形反而會失去戒心更容易發生意外 (參考 [ 2012 韓國冰攀#on-sight九曲瀑布 ] 金世俊教練金句:
[...] easy, but leading on ice is NEVER easy.
) - 你只要爬的夠久, 你遲早有一天會墜落. 你非常可能會斷腿斷骨盆受重傷, 只能盼望到時你放的密密麻麻的冰螺栓能拉住你不要墜地直接回老家, 人也在醫療先進的地區.
- 每一腳都踢好踩好
- 每一手都砍好, 好好拉拉測試一下. 冰壁表層爛冰好好多花時間清乾淨. 手點要砍好到如果其中一手和兩腳都從腳點滑掉也要能吊住. 如果你還沒有能力判斷手是否有砍好, 你就不應該先鋒.
- 別人在冰攀, 不要在他下面攀登, 確保. 和別人撞線, 先來後到, 好好協商如何解決. 不要待在會被落冰砸到的地方!
- 放冰螺栓不要放太高, 放太高會對冰斧手點施加向外的拉力, 更容易脫落.
- 不要故意爬太快. 慢即是順, 順即是快, 即使看來似乎不是如此. 你不要以為你是 Ueli, "爬的好" 和 "爬的快" 是兩回事.
-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冰質, 攀登結果. 多爬 toprope 來培養自我評估這些項目的能力.
- 注意事情不對勁的警告徵兆.
- 下攀或撤退或繩練掛在冰斧上總比墜落好. 冰攀不可以爬到 pumped 耗盡手力
- 恐懼是爬超過能力的徵兆. 如果不覺得有趣, 你攀爬的技術應該是錯了.
- 如果不幸真的發生, 應該要有套應變計畫, 還要有足夠的裝備足以存活下來.
- [ 冰攀真的準備好以前不要亂先鋒 ] 自我評斷冰攀能力, 不是看你是否能爬到頂端, 而是看你是否每手每步都很老實的爬的很穩, 很放鬆.
- [ 冰攀不是攀岩! ] 多爬 toprope! 至少爬 150 個繩距才有可能對冰有任何了解.
[地球各地質年代物理和各種世界罕見珍奇的古生物化石歷史天堂]
全世界其他國家都沒有像加拿大這麼完整的, 從五億多年前的前寒武季, 一直到侏儸紀, 白堊紀, 就像一本百科全書, 都有一層一層完整的淺海沉積岩地質岩層, 從前寒武季, 布吉斯生物群, 三葉蟲, 層孔蟲 (這也就是亞伯達省 Alberta 那麼多石油那麼有錢的原因), 地球脊椎動物史最早長腳的提塔魚, ..., 一直到龐然巨物的各種恐龍, 更是到處充滿著數不完的驚奇!在亞伯達省 Alberta (正確說是全加拿大各地年代正確的古老岩層), 隨便工程開挖都可能會挖到化石. 夏天在這次 [ D3 行程 ] 提到的史帝芬山 Mt Stephen, 瓦可採石場 Walcott quarry, 以及 [ D5 ] 的史丹利冰河 Stanley glacier 步道等古生物化石重鎮發掘現場都有提供給一般民眾事先提早預約由專家導覽的參訪找化石行程; [ D7 ] 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 D8 ] 坎莫 Canmore 等地也都可以找到各不同年代的古生物化石; 在冬天想親眼看看對台灣人來說一生難得一見的珍稀古生物化石的話, 很值得考慮前往擁有橫跨五億多年地球史, 十幾萬件爆量化石館藏的古生物皇家堤瑞爾博物館 Royal Tyrrell Museum Palaeontology, 比較麻煩的是他位在洛磯山的反方向, 但非常推薦值得花一天去親自仔細看看, 在離卡加利 Calgary 東北方約 110 公里世界聞名的惡地 badlands 紅鹿河 red deer river 恐龍谷 Dinosaur Valley, 晚白堊紀馬蹄鐵峽谷岩層 Late Cretaceous Horseshoe Canyon Formation, 有 "世界恐龍首都 Dinosaur Capital of the World" 之稱的尊黑勒鎮 Drumheller, 1884 年約瑟.堤瑞爾 Joseph Tyrrell 發現亞伯達龍 Albertosaurus (暴龍類的一屬) 化石的現場. 裡面的館藏可不只有恐龍, 還包括了在亞伯達 Alberta 和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 各地發掘的從前寒武紀一直到白堊紀到新生代的化石, 當然也包括這次行程提到在史帝芬山三葉蟲礦床 Mt Stephen trilobite beds, 瓦可採石場 Walcott quarry 布格斯頁岩 Burgess Shale, 史丹利峰 Stanley peak, 大理石峽谷 Marble canyon, 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等地所發掘到的五億多年前的古生物群化石.
[ https://tyrrellmuseum.com/whats_on/exhibits/burgess_shale ]
如果計畫要去博物館, 走9號省道往東, 經過尊黑勒 Drumhelle 鎮上過橋之前, 紅鹿河南岸, 有個號稱 [ (Google 環景圖) "世界最大恐龍" 雕像公園 ], 在抵達博物館之前外行人也可順道湊熱鬧登上恐龍雕像的大嘴巴裡看看惡地 badlands 紅鹿河 red deer river 恐龍谷 Dinosaur Valley 的地形.
如果真的萬(不)幸, 讓你撿到化石 (冬天冰雪覆蓋應該很難~), 請通報堤瑞爾博物館 Tyrrell Museum, 外省人千萬不要撿起來帶離開當地據為己有, 當地的歷史資源保護法和國立公園法是世界嚴的, [ 被抓到送法院是罰很慘 ], 最重有可能要 [ 罰加幣五萬帶關一年 ].
[大分水嶺]
加拿大洛磯山是美洲大陸太平洋-大西洋的分水嶺, 而洛磯山主脊上哥倫比亞冰原 Columbia icefield 上的雪頂 Snow Dome (參考 [D4 行程]) 是太平洋(哥倫比亞河 Columbia river)-大西洋(北沙卡其萬河 North Saskatchewan river)-北極海(阿塔巴司卡河 Athabasca river)的分水嶺: [ 大分水嶺 The Great Divide 簡介 ]
[交通]
加拿大洛磯山冰瀑廣泛的分布在方圓橫跨上百公里的各處山壁及溪谷中, 而前往登山學校報到, 和教練會合, 前往各處冰瀑的交通, 由於學校的保險規定, 一般來說是由學員自行負責的 (這次行程, 由於擔心我們雪地駕車的經驗貧乏, 有部分的路段是由耀群親自開車的); 所以建議離開機場一開始就由學員自行租車行駛, 一直到返回機場還車; 既然要在外國租車, 當然得事先辦理好和攜帶
國際駕照及
台灣國內駕照.
如果行程有計畫前往比較偏遠蠻荒越野行駛的冰瀑地點, 例如我們這次 [ D6 行程 ] 前往的鬼河南谷 Ghost river south canyon, 或者像 D8 的行程前一天晚上下了不少雪, 一大早在鏟雪車出動之前, 高速公路和省道上有很多積雪的情況, 那麼建議必須租四傳吉普車車型, 搭配冬季車胎, 如果租普通車型就限制了行程. 建議提早先找好卡加利機場 Calgary YYC 附近哪家租車公司有這種車型事提早先訂好, 臨時在機場附近很有可能租不到.
正琳強烈建議租車一定要 "在當地" 保全險 (在外地保的險, 如果真要出險, 是很不方便的), 尤其強烈建議一定要另外再加保前檔玻璃險; 耀群說明在加拿大的公路為了怕結冰, 公路單位是在路面上洒小石子來處理, 不像有的寒帶國家是在路面上洒鹽, 說是怕洒鹽容易讓車輛金屬生鏽; 不過車輛金屬生鏽和車子被小石頭砸誰比較划算就見仁見智; 有別的車經過, 非常有可能捲起路面上的小石子砸向你的車子, 尤其是前檔玻璃; 這次我們租的車子還車時前檔玻璃就被發現裂縫, 還好有先保險賠少一點, 不然就得賠到脫一屁股~
加拿大橫貫高速公路 Trans-Canada highway 國道一號, 雖然說是國道, 但它里程牌的標示是過了省界就重新計算的, 這點要注意. 在文章中所說的
國道(楓葉標),
省道(盾標),
縣道(圓標) 是為了幫助台灣讀者理解, 在加拿大實際上都叫 Highway, 用道路編號大小和編號外框圖形來區分.
一路上行車路邊的風景非常絕美壯麗很難不去分心觀賞, 請克制衝動, 注意力請放在前方路況.
在外國開車不比三寶亂開的台灣, 老生常談, 不是在開玩笑~
- 行人的路權最大, 要 "停" 下來等 (不只是慢下來) 讓行人先通過. 行人的路權最大. 真的.
- 要進出加拿大洛磯山區的許多城鎮村落, 走國道或高速公路是唯一的一條路, 沒有別的替代道路, 所以任何車輛, 包括機車, 獸車, 自行車, 甚至行人家畜, 有時候還有野生動物, 都有可能突然出現在高速公路上. 行車請特別小心; 在這類國家, 機車可以走高速公路是有原因的, 那裡連行人和自行車都不得不走上高速公路. (附圖為這次行程在路上看到的幾個印象很深刻的, 有些來不及拍下, 憑印象中的位置找 google map 街景示意)
- 雖然開車要小心, 但不要像在台灣開車在內道當路隊長. 開車要開外道, 只有要超車的時候可以開內道, 超完要切回外道, 切換車道要打方向燈. 耀群說雖然這邊偶而警察也會有測速照相, 市區比較多, 山區就比較少, 車速可以像台灣一樣開限速加10公里左右, 注意進國立公園限速 "突然" 會降低, 跟上車流, 不要開比大家慢, 但也不要是路上開最快的那輛.
-
路上的
停 STOP
標誌, 要嚴肅看待, 真的要停下來. 山區鄉下地方到處叉路口都是停 STOP
標誌! 如果是多方向 "停" STOP 標誌, 先抵達路口停下來的車先走. - 耀群說有的路口號誌是自動感應的, 如果等紅燈要往前停到感應線的標誌 "STOP LINE", 不然紅燈等到天荒地老也不會換成綠燈.
- 路口綠燈左轉, 有的路口有標誌 "YIELD ON SOLID GREEN": 這和台灣不一樣, "閃綠燈" 時可直接左轉, "綠燈長亮" 時要讓直行車先行.
- 紅燈的時候, 如果真的能確定左方沒有來車, 可以右轉.
[花費]
在加拿大有給服務人員小費 15% 或 1/7 左右的習慣.
在加拿大的花費, 絕大多數的商家都接受信用卡, 匯率+手續費還算可以, 是最方便的; 如果不爽多手續費,
不想用信用卡, 身上沒帶現金會焦慮的, 想要省點零頭, 如果你的銀行金融卡有美金存款, 又和加拿大 ATM 有合作連線, 那麼在加拿大 ATM
從美金換加幣領現金出來是方便又省錢的選擇; 如果拿美金現鈔在加拿大銀行換加幣, 這匯率通常相當划算, 但很不方便,
可以拿美金換加幣的銀行不好找, 可能在離開卡加利 Calgary 之前要先解決比較好. 像是我們在坎莫 Canmore
找不到一家銀行能當場換加幣的, 行員說除非先在他們家銀行開戶, 要不然就是不可能在東轉西跑忙碌的攀登行程下在開門時間內前往; 班夫 Banff
是(坑)觀光客集中的山城, 這裡大街上很方便有各類商家, 可以找到幫觀光客換錢的銀行, 匯率不是很漂亮, 也還可以接受;
這裡面最不划算的方法就是在機場用美金換加幣, 匯率非常差, 甚至可能還會比在台灣用台幣直接換加幣還差, 除非是最後不得已的選擇.
汽油每天價錢波動很大, 越往山區越貴.
加拿大有些東西價錢非常昂貴, 尤其是非生活必須品, 加拿大國會會針對各種食品決議是否屬於生活必須, 如果不是的話會開徵鉅額的 零食稅
. 像是很小一瓶汽水要價超過合台幣50塊以上, 咖啡也很貴大概只喝的起速食店的咖啡, 酒也很貴要去有牌照的專賣店才有賣; 反而有些東西很便宜, 像水果, 肉, 菜, 米麵主食, 牛奶等生鮮. 生活飲食習慣良好的人在加拿大很省錢.
[地景名]
加拿大地景一般命名慣例, 如果是紀念名人, 會把名字放在後面, 例如 Lake Louise 為紀念露易絲公主, Mt Field 為紀念費爾德 (並不是 原野山
的意思); 如果是形容特徵, 會把名字放前面, 本文翻譯也秉此原則. 例如 Bow Lake 翻弓湖而不翻波湖, Castle Mtn 翻城堡山而不翻卡索山 (拜託, 看看那座山長什麼樣子就知道~), Cirrus Mtn 翻卷雲山而不翻西魯山, Grotto Mtn 翻石窟山,... 等等. 但有些像 Peak, Tower, River, Creek,... 等, 則一律名字放前面的, 例如 XYZ Peak, 比較沒有 Peak XYZ 的說法.
[行程簡述]
點選底下連結觀看各日行程內容- 前言
[D1 2019-2-22(五)]
移動日 台北 TPE -飛- 香港 HKG -轉飛-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國內線轉飛- 卡加利 Calgary YYC -車- 坎莫 Canmore - [D2 2019-2-23(六)]
強士頓峽谷 Johnston Canyon 上瀑布 Upper Falls: 冰攀基本動作溫習 - [D3 2019-2-24(日)]
黑狗啤(金氏/健力士)溝 Guinness Gully, 悠鶴 Yoho 國立公園 - [D4 2019-2-25(一)]
哭牆 Weeping Wall, 冰原大道 Icefields Parkway - [D5 2019-2-26(二)]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庫特奈 Kootenay 國立公園: 混合攀登(乾工具) mixed climbs (dry tooling) - [D6 2019-2-27(三)]
邪惡汪達 Wicked Wanda 鬼河南谷 Ghost River south canyon - [D7 2019-2-28(四)]
露易絲瀑布 Louise Falls 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畔 - [D8 2019-3-1(五)]
1A省道封閉 改行程 血拼 + 坎莫 Canmore 下格拉西 Lower Grassi 垃圾場 Junkyards - [D9 2019-3-2(六)]
移動日 坎莫 Canmore - 卡加利 Calgary 順訪 卡加利攀登中心洛磯山分店 Calgary Climbing Center Rocky Mountain - 機場旅館 - [D10 ~ D12 2019-3-3 ~ 5(日~二)]
移動日 卡加利 Calgary YYC -飛-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轉飛- 香港 HKG -過夜轉飛- 台北 TPE
後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