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2

2019 加拿大冰攀 十之一: 前言

(2020年3月追記) 趁著中國嚴重肺炎疫情, 把去年積壓的加拿大洛磯山冰攀的舊行程筆記拿出來整理整理. 剛剛看到消息, 加拿大國立公園公告禁止車輛進入, 這樣大概剩下坎莫 Canmore 以東像是鬼門關 Devil's gap 這些可以方便爬了, 國立公園最主要是不希望有人現在還搞受傷要去救難, 病院已經夠忙了~ 希望中國嚴重肺炎在全世界的疫情趕快好起來啊~

耀群與我在2013年中國雙橋溝冰攀雪崩口左瀑開心的登頂合照 (感謝正琳提供)
謹誌
大家敬愛的
耀群已於2022年10月在我們心目中的聖山玉山東峰北壁離開了我們,
謹藉此舊文一隅緬懷

拿大洛磯山 Canadian Rockies 可以說是各種各類各季節戶外運動的人間天堂, 不管走到哪裡看到哪裡, 到處都是冰河切割雕琢出的五顏六色珠串碧湖, 在一座接一座三千米級巨峰山影之間, 有著世界級的壯麗風景, 車子不管開到哪裡, 手指就像患了強迫症一樣, 相機快門一直按根本停不下來. 光就以我們熱愛的冰攀這項冬季運動來說, 加拿大洛磯山區周邊山壁和溪谷冰瀑中, 各種形態有被記載的水冰路線和混攀路線, 少說也有一千多條, 更別提數不完的高山攀登. 就算發狠下定決心移民就定居在這了, 冬天每個禮拜都去爬, 大概也一輩子爬不完啦~ 加拿大洛磯山的冰瀑, 緯度比日本北海道更北邊, 相當於中國的東北最北端, 短期間內大概也不用像在台灣高山, 或甚至像韓國和中國雙橋溝這些地方, "太" 擔心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 (人也不要太鐵齒, 近幾年就曾經有過加拿大極高緯度極區破天荒在4月下大雨的紀錄~), 好不容易機票和行程都訂好了, 卻怕瀑布在冬天缺水或冰質結的太爛或甚至沒有結冰 (這幾年在韓國和中國雙橋溝都確實發生過), 或是有國立公園官員哈囉規定百般刁難審查甚至美其名生態保育全面封山禁山 (巨山冰雪封凍哪來的生態可以保育?).  如果對地球各地質年代物理和各種世界罕見珍奇的古生物化石歷史很有興趣的人士, 全世界其他國家都沒有這麼完整的, 從五億多年前的前寒武季, 一直到侏儸紀, 白堊紀, 就像一本百科全書, 在加拿大都有一層一層完整的淺海沉積岩地質岩層, 從前寒武季, 布吉斯生物群, 三葉蟲, 層孔蟲 (這也就是亞伯達省 Alberta 那麼多石油那麼有錢的原因), 地球脊椎動物史最早長腳的提塔魚, ..., 一直到龐然巨物的各種恐龍, 更是到處充滿著數不完的驚奇! 早就是我一生夢想中能造訪的國度.

在 2013 年, 一群固定去韓國冰攀的朋友們自組規畫前往中國雙橋溝的冰攀訓練, 藉由正琳的介紹, 認識了由台灣移民到加拿大的高山嚮導徐耀群 Larry Shiu, 他在加拿大亞努士卡登山探險學校 Yamnuska Mountain Adventures 擔任高山嚮導. 2013 雙橋溝的冰攀訓練也多半靠耀群架繩或是組繩隊先鋒多繩距路線, 我那時在神仙洞正對面的光纖一號嘗試以2繩距自由先鋒紅點 (當時我仍是用古代那種有腕帶的微彎柄冰斧) 也是靠耀群在前一天先帶我順過演練一遍路線才有信心成功. 參考 [ 耀群的部落格: 2013 雙橋溝冰攀 ], [ 我的部落格 ].

耀群冰攀班夫 Banff 北邊階瀑山 Cascade Mtn 南壁的一處隱密冰瀑, 登上 2017 班夫山岳影展的英姿 (剪貼自班夫中心)
亞努士卡登山探險學校 Yamnuska Mountain Adventures 山岳嚮導簡介 [ https://yamnuska.com/mountain-guides/ ] 尋找 Larry Shiu. 另外這裡可以看到耀群冰攀班夫 Banff 北邊階瀑山 Cascade Mtn 南壁熊洞 Urs Hole 的一處隱密冰瀑, 登上 2017 班夫山岳影展的英姿 https://www.banffcentre.ca/articles/signature-image-2017. (在台灣 [ 米亞桑山岳影展 ] 也每年固定播放班夫山岳影展精選, 很遺憾 2019 年中止了. 耀群也是 [ 米亞桑進階冰攀課程 ] 的 [ 教練 ]).

這次前往加拿大冰攀, 是由正琳好幾個月前就提早盡心妥善安排規劃, 透過加拿大亞努士卡Yamnuska 登山探險學校, 延請耀群擔任教練, 前往加拿大洛磯山區各處周邊的山壁和溪谷中極為熱門經典著名的冰瀑進行三天的正式多繩距進階冰攀課程, 耀群再友情贊助陪我們爬兩天, 然後接著兩天我們自己去亂爬, 當做這次多繩距進階冰攀課程的結業驗收, 開車回機場那天又去了卡加利 Calgary 新開的超大室內巨型人工岩場, 沒有休息的前後不停的連爬了八天, 早就忘了還要回台灣, 真想留在加拿大就這樣一直爬下去呀~

[成員]

教練
徐耀群 Larry Shiu, 加拿大亞努士卡登山探險學校 Yamnuska Mountain Adventures 高山嚮導.
隊員
楊正琳, 鄧安民.

[行程簡述]

  • 前言
    [D1 2019-2-22(五)]
    移動日 台北 TPE -飛- 香港 HKG -轉飛-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國內線轉飛- 卡加利 Calgary YYC -車- 坎莫 Canmore
  • [D2 2019-2-23(六)]
    強士頓峽谷 Johnston Canyon 上瀑布 Upper Falls: 冰攀基本動作溫習
  • [D3 2019-2-24(日)]
    黑狗啤(金氏/健力士)溝 Guinness Gully, 悠鶴 Yoho 國立公園
  • [D4 2019-2-25(一)]
    哭牆 Weeping Wall, 冰原大道 Icefields Parkway
  • [D5 2019-2-26(二)]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庫特奈 Kootenay 國立公園: 混合攀登(乾工具) mixed climbs (dry tooling)
  • [D6 2019-2-27(三)]
    邪惡汪達 Wicked Wanda 鬼河南谷 Ghost River south canyon
  • [D7 2019-2-28(四)]
    露易絲瀑布 Louise Falls 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畔
  • [D8 2019-3-1(五)]
    1A省道封閉 改行程 血拼 + 坎莫 Canmore 下格拉西 Lower Grassi 垃圾場 Junkyards
  • [D9 2019-3-2(六)]
    移動日 坎莫 Canmore - 卡加利 Calgary 順訪 卡加利攀登中心洛磯山分店 Calgary Climbing Center Rocky Mountain - 機場旅館
  • [D10 ~ D12 2019-3-3 ~ 5(日~二)]
    移動日 卡加利 Calgary YYC -飛-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轉飛- 香港 HKG -過夜轉飛- 台北 TPE
    後記

[加拿大洛磯山冰瀑地區簡介]

前往加拿大洛磯山, 有些人會安排國際線飛到加拿大最西南角靠太平洋岸的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 (簡稱 BC)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再由此往東趕十多小時近九百公里的車前往; 不過最方便的飛航點通常是建議坐飛機前往亞伯達省 Alberta (簡稱 AB) 卡加利機場 Calgary YYC, 這裡辦過我小時候印象很深史上著名的 1988 冬季奧運 (有些電影的場景, 像是 飛躍奇蹟 Eddie the Eagle, 牙買加雪橇隊的勵志片 癲瘋總動員 Cool Runnings, 搞笑片 冰刀雙人組 Blades of Glory). 從台灣過去的話通常是先由國際線飛加拿大溫哥華 Vancouver YVR, 再由國內線往東越過洛磯山轉飛卡加利 Calgary YYC.
由卡加利開車, 沿著加拿大橫貫高速公路 Trans-Canada Highway 國道一號 (楓葉標1號) 一路向西, 大致上順著弓河 Bow river 河谷往上游上溯, 向西行漸漸往遠方天邊高聳的巨大山脈接近, 由一望無際的平原進入山區之後, 離卡加利約80多公里, 抵達坎莫 Canmore.

課程的報到地點亞努士卡Yamnuska登山探險學校和耀群家就位在坎莫 Canmore, 方便每天出發前往各不同方位的攀登, 也就是這次行程的基地. 許多世界著名的攀登家為了方便隨時想爬就爬, 就直接定居在這裡.

加拿大洛磯山有記載的冰瀑和高山攀登地點, 主要分布在東西橫貫的加拿大橫貫高速公路 Trans-Canada Highway 國道一號 (楓葉標1號), 和南北縱行的93號省道 (盾標93號) 這兩條重要公路交會方圓百公里週邊的四個國立公園:

加拿大洛磯山攀登區域簡圖

♥B1: 強士頓峽谷上瀑布 Johnston Canyon Upper Falls; ♥B2: 獎盃壁 Trophy wall; ♥C1: 黑狗啤溝 Guinness Gully; ♥C6: 塔卡考瀑布 Takakkaw Falls; ♥C9: 瓦可採石場 Walcott Quarry; ♥D1: 哭牆 Weeping Walls; ♥D2: 極地馬戲團 Polar Circus; ♥D3: 電影院 cineplex, 黑豹瀑布 panther falls, 新娘面紗瀑布 bridalveil falls; ♥D4: 謝幕 Curtain call; ♥D5: 九號冰 Ice Nine; ♥D6: 威爾森夫人的乳溝 Lady Wilson's Cleavage, 流星 Shooting Star; ♥D7: Tabernac Bowl (字面意義: 聖餐盒凹谷); ♥D8: 慕其森瀑布 Murchison Falls, 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D9: 小鷹 Kittyhawk; ♥E1: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E2: 史丹利峰 Stanley peak 頂壁 Headwall; ♥E3: 大理石峽谷 Marble canyon; ♥F1: 邪惡汪達 Wicked Wanda; ♥F4: 真大滴 The Real Big Drip; ♥G1: 露易絲瀑布 Louise Falls; ♥H1: 垃圾場 Junkyards; ♥H2: 階瀑瀑布 Cascade Falls; ♥H3: step right up; ♥H4: 熊靈冰壁 Bear spirit ice crag;
  1. 由亞伯達省 Alberta (簡稱 AB) 坎莫 Canmore 走國道一號往西就進入班夫 Banff 國立公園範圍, 再往西會依序經過班夫 Banff (離坎莫 Canmore 約20多公里), 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離班夫 Banff 約 50多公里) 等山城, 然後會跨越洛磯山主稜大分水嶺 The Great Divide. 洛磯山主稜以東, 是弓河 Bow river 流域. 弓河往東匯入沙卡其萬河 Saskatchewan river - 溫尼伯湖 Lake Winnipeg - 內爾森河 Nelson river, 最後注入哈德森灣 Hudson Bay - 大西洋.
  2. 國道一號繼續往西跨過洛磯山主稜大分水嶺 The Great Divide, 也是省界和國立公園邊界, 進入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 (簡稱 BC) 及悠鶴 Yoho 國立公園範圍, 然後到達費爾德 Field (離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20多公里) 位在踢馬河 Kicking Horse river 流域, 往西流到哥登 Golden (離費爾德60公里) 匯入哥倫比亞河 Columbia river (右股). 哥倫比亞河由哥登續往西北流到哥倫比亞冰原 Columbia icefield 的西邊70多公里, 再大回頭彎 Big Bend 向南流往美國, 之後彎來彎去往西在波特蘭 Portland 附近注入太平洋.
  3. 在國道一號班夫 Banff 西邊約30公里城堡叉路 Castle Junction 叉西南走93號省道 (盾標93號) 南, 往西南跨過洛磯山主稜大分水嶺, 也是省界和國立公園邊界, 進入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 (BC) 及庫特奈 Kootenay 國立公園範圍. 93號省道南繼續沿朱紅河谷 Vermilion river 下溯, 然後匯入庫特奈河 Kootenay river 流域 (左股). 庫特奈河續往南流到美國再大右轉髮夾彎北流回來, 往西匯入哥倫比亞河 Columbia river (左股), 再往南流到美國再彎來彎去往西注入太平洋.
  4. 國道一號由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叉西北走冰原大道 Icefields parkway 93號省道 (盾標93號) 北, 號稱是全世界景觀最美的公路, 越過沙卡其萬渡口 Saskatchewan crossing, 經過著名的世界級景觀哥倫比亞冰原 Columbia Icefield 底下, 也就是大西洋-太平洋-北極海三大洋的大分水嶺, 跨過國立公園邊界, 進入佳思柏 Jasper 國立公園範圍, 再往西北前往佳思柏 Jasper (離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233公里), 這裡是阿塔巴司卡河 Athabasca river 流域. 阿塔巴司卡河續往東北流往北極海.
以班夫 Banff 國立公園為中心, 這次冰攀訓練的各山壁和溪谷冰瀑就分布在這些區域裡的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熱門經典路線. 每天陸續前往中央, 西邊, 西北邊, 西南邊, 東邊等各區域中, 最經典最熱門的冰瀑.

加拿大洛磯山和亞伯達省 Alberta 時區是山地時區 Mountain Standard Time MST UTC-7, 從台灣的時間換算過來是 -15 小時, 或者說是早一天再 +9 小時. 在每年三月第二個週日到九月第一個週日有啟動夏季日光節約時間, 不過每年冬天一直到冰攀季的尾聲前 (通常是3月中) 是沒有啟動日光節約時間的. 在洛磯山大分水嶺的西側, 像是 D3 和 D5 的行程悠鶴 Yoho 和庫特奈 Kootnay 國立公園在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 (BC) 境內, 不過都離亞伯達 Alberta 省界不遠, 此處的時區並非以省界劃分, 卑詩省的洛磯山區和亞伯達省都屬於同一時區. 在查詢區域資料時要注意, 有些會把這些卑詩省洛磯山區跨省界的地方和亞伯達省班夫 Banff 佳思柏 Jasper 依省界分開為不同區域; 不過也有些不以省界劃分會歸在同一個區域, 反而和在更西邊同屬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 (BC) 的溫哥華 Vancouver, 著名的攀岩聖地 絲瓜米希 Squamish 等地分開 (溫哥華在太平洋時區 PST 要再減一小時 UTC-8).
行程的安排上, 要注意加拿大洛磯山在二月下旬, 早上快八點才日出, 下午大概六點日落, 大致上每天規畫都要摸很早的黑出發, 理想是這樣, 實際上因為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到爆, 根本沒辦法那麼早起來..

加拿大洛磯山的氣候屬於亞極區氣候, 經由耀群說明, 主要是受到兩股氣團勢力在洛磯山上空和地形交互作用鬥爭的影響: 一是來自西方太平洋的濕 "熱" 氣團; 一是來自北極氣旋噴射氣流的高壓乾冷氣團. 如果遇到下雪下雨天氣潮濕惡劣, 也許更改計畫越往東走遠離潮濕的太平洋氣團, 有越乾燥天氣的機會, 但溫度也會更降低; 反之天氣太冷也可考慮往西往南躲避.  有時候可以期盼遇到 "宜人" 的日子, 冬天 平均 氣溫可以 達攝氏零下10度, 最適合冰攀的 舒適 溫度, 但也不是沒有可能悲慘的遇到零下30,40度, 如果再加上風寒, 濕冷的降雪雲霧, 真不敢想像會有多冷, 不過慶幸的是, 氣溫很冷的時候, 通常 濕度也會很低. 但代誌永遠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越接近計畫出發的日子, 越開始注意加拿大洛磯山的天氣狀況. 一二月剛開始, 有一段長時間維持在 宜人 的零下10度, 這樣各冰瀑要結起來應該沒有懸念~ 正在慶幸溫度 宜人 (為什麼我們不是這時候在爬呢???), 好景不常, 出發前的幾天, 由於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造成極地震盪北極氣旋噴射氣流減弱, 導致美東和加拿大等地方發生超大豪雪和霸王級致災性寒流 (至於為什麼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造成北極氣旋噴射氣流減弱, 反而會導致美東和加拿大等地方發生超大降雪霸王級寒流的原因, 有科學精神的你建議可參閱這2篇專家的解釋 [ https://www.skepticalscience.com/explainer-polar-vortex-beast-from-east.html ], [ https://www.skepticalscience.com/climate-winter-crazy-weather.html ] ), 看國際新聞到處造成嚴重災情, 加拿大橫貫高速公路 Trans-Canada highway 國道一號還發生超嚴重的數十輛車的連環撞車禍, 整個高速公路封閉, 上了電視國際新聞. 坎坷不安的心情, 希望天氣趕快好轉.
在出發前最後看一次預報, 我們計畫行程的這幾天, 天氣一開始都是晴天, 氣溫是零下10幾接近零下20度, 這好像還好, 然後一天比一天冷, 第 4, 5, 6 天會冷到零下30, 40度, 然後中間一兩天溫度會稍回 "溫", 然後會變的稍微潮濕有下一點雪的機會, 再來會有災難性霸王級寒流接著來襲, 還好計畫行程這時就結束了.

[D1 2019-2-22(五)]
移動日 台北 TPE -飛- 香港 HKG -轉飛-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國內線轉飛- 卡加利 Calgary YYC -車- 坎莫 Canmore

早上趕天還沒亮的紅眼班機, 正琳還在公車上困在路上還沒到機場, 我先去報到櫃台卻拒收我的托運行李, 要求我必須將托運行李分成兩分, 我趕緊去託運區花錢買個紙箱子另外當場臨時重新打包那些銅鐵技術裝備, 幸好多花的時間沒有拖到行程. 等正琳到了一起重新報到上飛機, 先飛香港, 再轉機去溫哥華 Vancouver YVR, 機上餐點吃了好幾頓, 電影看了好幾輪, 半夢半醒昏暗的彌留之間, 飛了超過兩天, 迷糊之中看手錶手機有還好的錯覺, 那是因為過了國際換日線偷減了一天, 好不容易到了溫哥華 Vancouver YVR, 規定所有旅客都要領出托運行李, 過海關竟然被一位金髮辣妹官員攔下用法語拷問, 我連 bonjour, merci, au revoir 也不懂啊~ 過了海關之後, 左尋右找, 在機場裡拖著沉重的行李, 走去遙遠的國內線報到區, 重新托運行李, 然後再轉去找遙遠的國內線登機門. 等了好幾個小時, 再轉飛國內線前往卡加利 Calgary YYC.

正琳早好幾個月前就安排好所有的事宜, 租車也早安排妥當, 到了卡加利 Calgary YYC 機場打電話給租車公司 (所以基本的英語會話要會聽會說, 不然很麻煩~), 派接駁車來載我們去租車公司.

辦好手續開著車離開租車公司前往坎莫 Canmore, 沿著加拿大橫貫高速公路 Trans-Canada highway 國道一號, 從一望無際的平原, 一路往西進入遙遠天邊的山區, 一路得非常小心看著路, 很難抗拒去分心看周圍壯麗的風景, 開了 80 多公里, 在剛好天黑之前抵達坎莫 Canmore. 在行程航班抵達時間的安排, 也要注意盡量留些行車時間免得在有可能結冰的路上開夜車.  ([碎碎唸] 我們傻傻的跟著車上 GPS 建議走, 我覺得有點奇怪, 為什麼車上附的 GPS 從機場附近租車公司不直接照我事前先查好的走法上201省道接上高速公路, 而是導卡加利 Calgary 市區的小路跟市區的下班車陣擠一起塞車不斷的停紅綠燈, 雖然方向是對的, 最後還是終於能接上國道一號. 後來檢查 GPS 設定, 原來是被前一個客人設成 "最短路徑", 而不是 "最短時間").

[山城坎莫 Canmore 的日常: 太陽在哈凌峰 Ha Ling peak 背後落下 (舊稱 Chinaman's peak, 紀念1896年有位中國廚師打賭5小時半從坎莫出發來回登頂插旗的事蹟)]
[好像生活在圖畫般的仙境, 山城坎莫 Canmore 的日常: 日出. 南方背景高山是樓飛的山 Mt Lougheed, 舊稱風之山Wind Mtn, 風之谷Wind valley在山後, 前衛峰為風塔Windtower]
[我們租的這輛大紅色4傳吉普車好像有點太亮了~ 拍照效果不錯~]
[啥~ 天寒地凍快零下40度, 還有人去划船?! 住坎莫 Canmore 的什麼戶外咖都有~ 背景的高山是人道山 Mt Rundle]

[行程簡述]

點選底下連結觀看各日行程內容
  • 前言
    [D1 2019-2-22(五)]
    移動日 台北 TPE -飛- 香港 HKG -轉飛-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國內線轉飛- 卡加利 Calgary YYC -車- 坎莫 Canmore
  • [D2 2019-2-23(六)]
    強士頓峽谷 Johnston Canyon 上瀑布 Upper Falls: 冰攀基本動作溫習
  • [D3 2019-2-24(日)]
    黑狗啤(金氏/健力士)溝 Guinness Gully, 悠鶴 Yoho 國立公園
  • [D4 2019-2-25(一)]
    哭牆 Weeping Wall, 冰原大道 Icefields Parkway
  • [D5 2019-2-26(二)]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庫特奈 Kootenay 國立公園: 混合攀登(乾工具) mixed climbs (dry tooling)
  • [D6 2019-2-27(三)]
    邪惡汪達 Wicked Wanda 鬼河南谷 Ghost River south canyon
  • [D7 2019-2-28(四)]
    露易絲瀑布 Louise Falls 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畔
  • [D8 2019-3-1(五)]
    1A省道封閉 改行程 血拼 + 坎莫 Canmore 下格拉西 Lower Grassi 垃圾場 Junkyards
  • [D9 2019-3-2(六)]
    移動日 坎莫 Canmore - 卡加利 Calgary 順訪 卡加利攀登中心洛磯山分店 Calgary Climbing Center Rocky Mountain - 機場旅館
  • [D10 ~ D12 2019-3-3 ~ 5(日~二)]
    移動日 卡加利 Calgary YYC -飛-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轉飛- 香港 HKG -過夜轉飛- 台北 TPE
    後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