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這裡看 => [ 2019 加拿大冰攀相簿 ]
[D5 2019-2-26(二)]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庫特奈 Kootenay 國立公園: 混合攀登 (乾工具) mixed climbs (dry tooling) 體驗
在接連三天猛操的多繩距進階冰攀正式課程結束後, 在正琳的要求下, 安排一天沒那麼操的短繩距很難得有機會練習的混合攀登(乾工具) mixed climbing (dry tooling) 體驗, 放鬆一下當 休息日
(啥? 爬這個真的有放鬆的效果比較不操嗎?).
既然號稱是 休息日
, 就讓我們稍微賴一下床, 拖到太陽出來, 快到 9 點才出門.
今天耀群安排的攀登地點在令人安心幾乎沒有雪崩風險的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地圖 ♥E1), 因此當其他各地冰瀑的雪崩預報警告風險提高時, 或者偏北邊東邊的氣溫太低時, 許多攀登者會改變計畫來偏西偏南比較 溫暖
的此地做為後備地點, 造成人滿為患.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在班夫 Banff 國立公園往西南方向, 由班夫
Banff 往西走國道一號約30公里從城堡叉路 Castle Junction 叉西南走93號省道 (盾標93號) 南, 往西南走約 10 公里, 翻越洛磯山主稜大分水嶺 The Great Divide 朱紅山口 Vermilion Pass,
跨越亞伯達 Alberta 省界及班夫 Banff 國立公園邊界, 進入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 以及庫特奈 Kootenay 國立公園的範圍.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周邊攀登區域簡圖
♥E1: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E2: 史丹利峰 Stanley Peak 頂壁 Headwall; ♥E3: 大理石峽谷 Marble Canyon;
[ Google 街景: 大分水嶺, 93省道南 ]
93號省道南過省界再繼續往西南沿著朱紅河谷 Vermilion River 下溯走約7公里, 途中左手邊遠方可看到非常高聳壯觀的三千米級巨峰史丹利頂壁 Stanley Headwall 集中有許多世界級的路線, 剛過10點, 在公路右手邊抵達著名的觀光景點大理石峽谷 Marble Canyon 入口, 車子停在峽谷入口的對面, 公路的左手邊 (東南側) [補充: 網路上有消息說, 大理石峽谷 Marble Canyon 入口周邊露營區和停車場均已封閉, 車子要改到 93 省道過峽谷入口繼續往西南走一百多米, 在公路的左手邊停車場, 旁邊有一座小工寮這邊停車], 停車整裝, 之後行走的步道有大太陽強烈照射反光的積雪, 要戴上墨鏡, 以避免發生雪盲.
海夫納溪 Haffner Creek 從東邊史丹利峰 Stanley Peak 和南邊海夫納山 Mt Haffner 之間夾著的溪谷往西北流, 切穿史丹利峰 Stanley Peak 和朱紅峰 Vermilion Peak 之間不同岩層推擠的斷層寒武紀大理石化的石灰岩山腳形成壯麗的峽谷地形, 在大理石峽谷 Marble Canyon 入口附近匯入朱紅河 Vermilion River (左股), 然後往南流匯入庫特奈河 Kootenay River (左股). 庫特奈河 Kootenay River 流域往南流到美國再大右轉髮夾彎流回來, 彎來彎去匯入哥倫比亞河 Columbia River (左股), 再往南流到美國最後往西在波特蘭 Portland 附近注入太平洋.
海夫納溪 Haffner Creek 在大理石峽谷 Marble Canyon 的正對面, 10點10分左右從停車場往東南沿著平緩寬闊的溪谷步行上溯, 大概走個近一公里, 稍往左邊偏, 溪谷突然變的很狹窄, 由兩邊的寒武紀石灰岩石壁夾著, 小心的鑽進石壁夾起狹窄的通道, 再走幾十米, 眼前溪谷豁然開闊, 有溫暖的太陽照射, 左右兩邊整片數十米寬大概約 15~20 米高的冰濂, 冰柱, 和混攀乾工具岩壁的路線就分布在溪谷兩側, 從停車處步行了大概20分鐘, 在10點半抵達.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的攀登路線從峽谷入口進來, 主要是分布在左手邊這面岩壁, 也就是溪谷右岸, 朝西南被大太陽晒的這面; 溪谷的對面, 溪谷左岸, 朝東北在陰影裡冷颼颼晒不到太陽的那面也有路線, 不過實在太冷了沒有去注意 (中午之後有來了另一隊去爬那面陰暗面的路線). 面對向陽的這面岩壁, 最左邊靠峽谷入口那邊有個20米高冰瀑面對東邊大概 WI3~3+, 如果不想先鋒可以由左後方峽谷外面走上去再垂降架繩; 岩壁的中間有片蠻陡峭的冰濂, 上半結的不錯, 起攀就結的有點細, 今年這片冰濂結的算肥厚 PHAT, 有結到地 (往年也有結過更肥的 PHAT, 結成胖冰柱到 WI3), 看來不但超過垂直還有些凹陷困難地形, 應該有到 WI5 以上. 在這片冰濂的左右兩邊各一整排幾十米寬的岩壁懸岩和天花板分布著許多混攀路線.
太冷了~ 晒著大太陽感覺好些 (錯覺?), 耀群先鋒爬上冰濂頂端去架頂繩 top rope, 又向左邊橫渡去架左邊岩壁上的混攀路線, 然後我和正琳在這片冰濂用頂繩爬個幾趟先暖暖身 (啥~ 用 WI5 暖身?). 在暖身的時候, 峽谷裡來了另一隊, 他們從左邊的冰瀑上面樹幹垂降下來架頂繩. 我們爬了幾趟暖身完畢之後, 就來準備體驗一下什麼叫 M7 的混攀 M7?
耀群架的這條混攀路線, 在 暖身
冰濂左邊幾米的位置, 名叫 性感 Shagadelic
(電影 王牌大賤諜 Austin Powers
的台詞). 耀群說他從前第一次剛來爬這條路線點很小, 應該有到 M7; 現在大理石化的石灰岩軟質岩壁上手腳點都被冰斧冰爪不斷敲擊弄成又深又大了, 難度感覺有降兩級 ([ Sport and Mixed Climbing ] 網站標 M7, [ Mountain Project ] 網站和 Sean Isaac 編著的 Mixed Climbs in Canadian Rockies 一書標 M6+).
耀群先示範怎麼爬, 行雲流水的輕鬆爬上, 看的出這條不容易, 大概必須依照破解版爬法, 擠塞冰斧, 倒拉, 交叉手, 冰斧換手, 側身, 高腳, ... 等連續高難度技術動作串連起來, 我們從沒爬過這種等級的混攀, 什麼資料庫都是空的, 自己大概短時間摸索不出來, 果然正琳和我都須要耀群在難關指點動作順序. 我在中間翻第一段懸岩難關左開懸岩內角裂隙擠塞冰斧這邊角度位置沒放精準卡好, 動作上到中途冰斧從裂隙裡噴出來, 第二段懸岩難關登頂翻上去動作很大但技巧對就沒那麼難有冰可用就還好可以靠自己想動作爬.
接著試爬 性感 Shagadelic
右邊隔壁的這條
加州化 Californication
([ Sport and Mixed Climbing ] 網站標 M5, [ Mountain Project ] 網站標 M5~6, Sean Isaac 編著的 Mixed Climbs in Canadian Rockies 一書標 M7)
雖然有些大動作, 我們都直接完攀, 完攀之前翻懸岩難關連續大動作登頂剛好一翻上去背後冰上有煙囪腳點可踩.
我們爬起來一致認為這條雖然也不簡單, 比起前一條 性感 Shagadelic
的話算簡單很多.
體驗完兩條經典的 入門
混攀之後, 耀群問我們還要不要再練這兩條混攀, 還是再爬一爬中間的 暖身
冰濂? 我心裡雖然還想, 但其實這幾條爬起來都感覺相當累, 根本都沒有原本預計要 休息
的功效嘛~ 就算想爬也得先喘一下. 看隔壁那隊一再重複爬最左邊入口簡單冰瀑有些意興闌珊, 所以耀群和隔壁那隊商量交換路線, 讓他們玩玩這兩條混攀, 我們去爬幾趟簡單冰瀑練動作, 耀群也一再要求我們爬冰瀑更修正微調姿勢. 時間過去, 太陽走到山壁後面, 簡單冰瀑這邊變成晒不到太陽, 整個感覺越來越陰冷. 我也想練練技術動作, 故意爬冰瀑最左邊邊緣最陡這邊, 後段爬上去要翻岩壁小天花板.
既然號稱是 休息日
也不好操的太兇 (其實是在待陰影裡太久了冷到爆, 沒有鬥志了), 我還想再練一次 性感 Shagadelic
把它一次完成的想法也就只好算了. 爬到下午2點多快3點就收收回去了~ 回到坎莫 Canmore, 由於我昨天在冰壁頂端再一次手殘, 豬鼻子又掉, 這次找不回來了. 為了怕手冰冷被壓迫, 血液循環不順, 我的冰攀手套都是選購雙層比較鬆垮比較厚的款式, 耀群洗腦我一定是手套的問題, 手套就是要薄要貼, 像 套子
一樣, 特別帶我到鎮上裝備店去再買一個新的豬鼻子, 這次別再掉了.
混攀會對冰攀裝備施加很大的應力, 混攀完之後, 仔細檢查裝備, 發現我有一隻冰斧鶴嘴整個貓去, 晚上就好好來重新打磨.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庫特奈 Kootenay 國立公園周邊簡介]
- http://www.sportandmixedclimbing.com/mixed_areas/haffner.htm
- https://www.mountainproject.com/area/107501814/haffner-creek
-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混合攀登的絕美網路照片:
- https://www.pandotrip.com/ice-pillars-stalactites-and-climbers-heaven-in-haffner-creek-canada-7540/
- https://604now.com/frozen-waterfall-rocky-mountains-haffner-creek/
- https://www.vancouverisawesome.com/2019/01/03/these-breathtaking-frozen-waterfalls-in-b-c-look-like-something-out-of-a-dream/
- [上海夫納 Upper Haffner]: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太熱門了, 如果人滿為患, 在前往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的路上, 進入峽谷之前, 有條山路往左往上高繞, 走這條可以前往附近的另一個混攀路線區
上海夫納 Upper Haffner
, 或者也可以從峽谷攀登區繼續上溯, 爬上一段大概一兩層樓高的冰坡, 抵達一處山洞, 那邊的路線就比較不太觀光親民~ 從 M7~M12.
如果想挑戰更嚴肅的混攀路線, [ D4 行程#補充資料 ] 介紹的電影院 Cineplex, 有世界級超經典的混攀冰岩壁 (M9~M13+ 起跳~). - [史丹利頂壁 Stanley Headwall: 史丹利冰河 Stanley Glacier 步道登史丹利峰 Stanley Peak 北壁上的頂壁 Headwall]: 海夫納溪 Haffner Creek 如果往東上溯有山路可登上史丹利峰 Stanley Peak. 從史丹利峰 Stanley Peak 往北流的史丹利冰河 Stanley Glacier, 和海夫納溪 Haffner Creek 隔一條溪谷. 史丹利頂壁 Stanley Headwall 在 93號省道南往西南行車經過史丹利冰河 Stanley Glacier 步道入口的時候往左邊遠眺就可以看到, 史丹利冰河 Stanley Glacier 步道入口在 93 號省道大理石峽谷 Marble Canyon 停車場的東北方 (回頭) 約 3.5 公里. 史丹利冰河 Stanley Glacier 步道往南走4.5公里可以爬上史丹利峰 Stanley Peak 北壁上的頂壁 Headwall (地圖 ♥E2, 依積雪狀況推薦以越野滑雪的方式前往), 上面集中有10多條非常精彩的高難度經典冰瀑和混攀路線, 像是世界著名的傳奇路線
復仇女神 Nemesis
(WI6 160米高),演戲天后 Drama Queen
, 等等. - https://www.mountainproject.com/area/106927666/stanley-headwall
- 史丹利峰 Stanley Peak 北壁在頂壁 Headwall 的上方高處, 還有幾條高山技術攀登的登頂路線.
- 海夫納溪 Haffner Creek 正對面的觀光熱門景點大理石峽谷 Marble Canyon, 裡面也有集中一些非常經典的單繩距冰瀑路線 (地圖 ♥E3).
- https://www.mountainproject.com/area/118607385/marble-canyon
- https://www.summitpost.org/marble-canyon-ii-wi-3-5/379521
- 前面 D2 介紹的 Will Gadd 部落格文章, 文章最後就附了一片 Will Gadd solo 上大理石峽谷 Marble Canyon 的一條冰瀑.
- 史丹利冰河 Stanley Glacier 步道, 以及大理石峽谷 Marble Canyon 這幾個地方, 也都分布有震驚世界五億多年前各類豐富的布格斯頁岩 Burgess Shale 古生物化石群極為重要的發掘現場. 在夏天, 史丹利冰河 Stanley Glacier 步道也有提供少量名額預約導覽參訪五億多年前布吉斯頁岩 Burgess Shale 化石群發掘現場找化石的行程. (就在史丹利頂壁 Stanley Headwall 底下)
- [ Google 環景: 史丹利頂壁 Stanley Headwall (夏天) ] 仔細放大看地上, 有許多化石. 化石收藏箱就在史丹利頂壁 Stanley Headwall 路線的底下
- [ https://www.geopostings.com/tag/burgess-shale/ ]
- https://www.rom.on.ca/en/blog/mighty-burgess-shale-fossil-site-discovered-in-kootenay-national-park
- https://www.livescience.com/43270-new-burgess-shale-fossils-canada.html
- 舉世聞名加拿大洛磯山西邊的巴格布尖峰 Bugaboo Spire, 也就是登山聖經 Mountaineering: the Freedom of the Hills 第七版的封面照, 就在省道 93 南繼續沿庫特奈河谷 Kootenay River 下溯, 往西穿越和哥倫比亞河谷 Columbia River 的分水嶺山脈, 走到鐳溫泉 Radium Hot Springs. 如果沿省道 93 南繼續往南會前往美加邊境進入蒙大拿州接上美國 93 州際公路 (編號相同不知是否巧合?). 在鐳溫泉轉省道 95 往北沿哥倫比亞河谷 Columbia River 下溯到布里斯可 Brisco, 或者繼續到史匹里馬辛 Spillimacheen (也可以走國道一號過 D3 介紹的費爾德 Field, 繼續往西 60 公里沿踢馬河谷 Kicking Horse River 下溯, 抵達哥登 Golden 轉省道 95 往南沿哥倫比亞河谷 Columbia River 最上游上溯, 這樣走比較遠), 往西走林道前往蠻荒偏遠的巴格布尖峰 Bugaboo Spire.
- 對加拿大洛磯山混攀很有興趣的同好, 這本書非常推薦 [ Mixed Climbs in the Canadian Rockies 加拿大洛磯山混攀集 ]
- 混攀, 拿著冰斧穿著冰爪攀岩, 與這些金屬物的接觸會破壞岩壁,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所以建議只在為混攀開闢的區域, 或有特製混攀岩點的人工岩場進行, 或至少不要去開發為自由攀登的岩場進行
https://gripped.com/routes/top-climber-gets-in-on-rockies-drytool-ethics-debate/
https://rockandice.com/opinion/is-mixed-climbing-legitimate/
[行程簡述]
- 前言
[D1 2019-2-22(五)]
移動日 台北 TPE -飛- 香港 HKG -轉飛-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國內線轉飛- 卡加利 Calgary YYC -車- 坎莫 Canmore - [D2 2019-2-23(六)]
強士頓峽谷 Johnston Canyon 上瀑布 Upper Falls: 冰攀基本動作溫習 - [D3 2019-2-24(日)]
黑狗啤(金氏/健力士)溝 Guinness Gully, 悠鶴 Yoho 國立公園 - [D4 2019-2-25(一)]
哭牆 Weeping Wall, 冰原大道 Icefields Parkway - [D5 2019-2-26(二)]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庫特奈 Kootenay 國立公園: 混合攀登(乾工具) mixed climbs (dry tooling) - [D6 2019-2-27(三)]
邪惡汪達 Wicked Wanda 鬼河南谷 Ghost River south canyon - [D7 2019-2-28(四)]
露易絲瀑布 Louise Falls 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畔 - [D8 2019-3-1(五)]
班夫 Banff 道路封閉 改行程 血拼 + 坎莫 Canmore 格拉西湖 Grassi Lakes 畔 垃圾場 Junkyards - [D9 2019-3-2(六)]
移動日 坎莫 Canmore - 卡加利 Calgary 順訪 卡加利攀登中心洛磯山分店 Calgary Climbing Center Rocky Mountain - 機場旅館 - [D10 ~ D12 2019-3-3 ~ 5(日~二)]
移動日 卡加利 Calgary YYC -飛-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轉飛- 香港 HKG -過夜轉飛- 台北 TPE
後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