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這裡看 => [ 2019 加拿大冰攀相簿 ]
[D3 2019-2-24(日)]
黑狗啤(金氏/健力士)溝 Guinness Gully, 悠鶴 Yoho 國立公園
從亞伯達省 Alberta (AB) 班夫 Banff 國立公園, 沿注入大西洋流域的弓河 Bow river 河谷上行, 行駛國道一號往西, 經過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繼續往西翻越洛磯山主稜大分水嶺 The Great Divide, 過了省界和國立公園邊界, 就進入了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 (BC), 悠鶴 Yoho 國立公園的範圍. 左手邊依序經過教宗峰 Popes peak 及教堂山 Cathedral Mtn 北麓山腳, 就進入了踢馬河 Kicking horse river 河谷, 屬於注入太平洋的哥倫比亞河 Columbia river 流域. 經過踢馬越嶺國家歷史場址, 左右仔細觀賞可以見証百年前加拿大太平洋鐵道 Canada Pacific Railway 橫貫加拿大穿越洛磯山的登山鐵道建設工程奇蹟, 在國道一號車道腳下, 圍著山腰繞圈1907年建造的螺旋登山鐵路隧道 spiral tunnels. 緊接視線一開, 迎面而來映入眼簾的, 右手邊是費爾德山 Mt Field, 左手邊往南跨越踢馬河對岸, 依序從東到西, 可看到海拔3千多米高聳壯麗的教堂山 Cathedral Mtn, 史帝芬山 Mt Stephen, 及丹尼斯山 Mt Dennis. 悠鶴 Yoho 國立公園遊客中心所在的小村落費爾德 Field, 當初修築登山越嶺鐵道的前沿重鎮, 就位在過省界和國立公園邊界往西再走約 15 公里, 史帝芬山 Mt Stephen, 及丹尼斯山 Mt Dennis 兩座高山北邊的山腳下. 村落背後依托的史帝芬山 Mt Stephen 西坡就是舉世聞名五億多年前的寒武季三葉蟲化石最重要的發掘現場 Mt Stephen trilobite beds (地圖 ♥C8). 費爾德山 Mt Field 及眺望溪谷對面的史帝芬山 Mt Stephen, 及丹尼斯山 Mt Dennis 北壁山腳上的溪溝, 凍結了許多一條一條的冰瀑, 取名為 啤酒路線群 beer routes
, 路線都用著名的啤酒品牌名稱命名.
費爾德 Field 周邊攀登簡圖
♥C1: 黑狗啤溝 Guinness Gully; ♥C2: 嘉士伯冰柱 Carlsberg Column; ♥C3: 皮爾森冰柱 Pilsner Pillar; ♥C4: Superbok; ♥C5: Twisted; ♥C7: Silk Tassel (加拿大調和威士忌) 及 Bubble Wrap Blues; ♥C8: 史帝芬山三葉蟲化石岩床 Mt Stephen trilobite beds; ♥C9: 瓦可採石場 Walcott Quarry;黑狗啤(金氏/健力士)溝 Guinness Gully(WI3-4, 160米長, 4繩距, 地圖 ♥C1), 如果進行順利, 時間充裕, 可能會繼續接著再爬路線頂端爬一大段雪坡更上方還可以接續爬更難的
黑狗烈黑啤(金氏/健力士烈黑啤) Guinness Stout(WI4+, 80米長), 或者是它右邊隔壁的
強化版 High Test(WI4+, 60米.
high test是指強化酒, 例如 Newport Craft Brewing & Distilling Co 出的 High Test 美式黑烈啤, 自釀啤酒品牌 Mr Beer 出的 High Test Blue).
[危險因子: 雪崩]
在台灣可以說幾乎完全不必擔心雪崩 (台大賴明佑曾經報導, 中央尖山曾被觀察到有發生過雪崩), 所以常有台灣出身的攀登者忽略了這項風險, 在加拿大和世界其他的冰雪攀登區域可就不是如此. 攀登者在溪溝裡冰瀑上冰攀可能沒什麼感覺, 費爾德山 Mt Field, 史帝芬山 Mt Stephen, 及丹尼斯山 Mt Dennis 的冰瀑 啤酒路線群 beer routes
所有的路線所在的上方, 在冰攀時所看不到高處的山形, 都是位在雪崩風險很高的區域, 在雪崩地形曝露等級 Avalanch Terrain Exposure Scale (ATES) 分類上是最嚴重的黑鑽石第3級.
在今天早上天仍全暗出發之前, 耀群召集我們上網搜尋進行行前的準備:
- 查看天氣
- 耀群推薦這個網站 [ https://spotwx.com/ ]
- 雪崩風險會隨著一天天氣的變化而改變
- 多看不同的天氣預報模式, 比對不同的天氣預報模式是否有一致的預報.
- 今天不同的天氣預報模式很一致, 天氣晴朗穩定, 沒什麼劇烈變化, 沒什麼強風.
- 察看雪崩風險預報
- [ https://www.avalanche.ca/ ]
- [ https://avalanche.pc.gc.ca/bulletin-eng.aspx?d=TODAY&r=1 ]
- 今天的預報是綠燈低風險.
- 提交行程報告, 列明行程計畫及風險評估, 上網填寫傳給登山學校. 今天天氣相當湛藍晴朗, 溫度降到零下20度再低一些, 北壁上的路線整天晒不到太陽要注意保暖, 低溫也是一項風險.
- 倘若就算是雪崩地形曝露等級 Avalanch Terrain Exposure Scale (ATES) 分類上是最不常發生雪崩的綠燈第1級, 或是雪崩風險預報第1級綠燈低風險, 不見得一定不會雪崩, 一路綠燈 Green-Green-Green 不見得等於 Go-Go-Go! 除了雪崩地形曝露等級 ATES, 雪崩風險預報, 天氣預報, 還要注意路線指南的資料, 最近網路上或其他人的攀登報告, 現場隨時隨地小心注意天氣變化, 要有辨認雪崩風險徵兆, 和地形環境的能力:
- 坡度: 常發生雪崩的坡度在 35~50 度左右, 坡度超過20幾30度就要小心.
- 地形, 例如高山積雪稜線下風處的雪簷 cornice 等結構, 高處地形像碗凹陷雪量累積的起跑區 starting zone, 溪溝等難以逃脫的地形陷阱 terrain trap, 底下長直坡度的跑道 track, runway, 以及更底下殘骸堆積的 runout zone 等, 過去曾雪崩的橫掃路徑 avalanche path.
- 天氣: 風力風向降雪
- [ https://www.avalanche.ca/start-here ]
- [ https://heliski.travel/blog/daniel-bonzi-recognizing-avalanche-terrain/ ]
- [ https://www.fs.usda.gov/Internet/FSE_DOCUMENTS/stelprdb5444915.pdf ]
- [ https://www.msrgear.com/blog/backcountry-basics-recognizing-assessing-avalanche-terrain/ ]
- [ 不幸致命消息: 雪崩預報風險低, 不見得就不會雪崩 ] 這在我們離開後不久在啤酒路線群 beer routes 之一的史帝芬山 Mt Stephen 路線馬西 Massey's (紐西蘭品牌啤酒) 發生, 啤酒路線真的超容易雪崩. 2019 年加拿大洛磯山發生許多雪崩奪走許多寶貴的生命.
當預報雪崩風險提高的時候, 進出費爾德村的道路會公告封閉, 強烈建議換個地方吧! 加拿大冰瀑多到爆快數不完, 強行進入絕非明智之舉. 話雖如此, 不過有時候雖然進出費爾德村的道路被公告封閉, 但是也有可能冰瀑攀登路線並沒有封閉, 仍允許攀登者自行研判由村外步行前往攀登路線, 想嘗試進入者請先向國立公園與交通相關單位確認封閉範圍.
登山學校規定, 凡是進入 ATES 較高, 有雪崩風險的區域, 例如今天的行程, 隊伍所有的成員都必須攜帶雪崩救難工具組:
- 雪崩搜救信號收發報機在隊伍出發進入風險區域後要一直開機, 放在隨身核心不會脫離身體的地方.
- 探棒, 雪鏟, 這兩項要放在背包裡.
https://gripped.com/profiles/ice-climbers-should-carry-beacons-in-avalanche-areas/
將雪崩搜救信號收發報機開機之後, 收進身體核心的口袋, 從停車的地方往回沿史帝芬大街 Stephen ave 往東走大概一百米, 靠南側路邊可以看到一小塊 "Guinness Gully" 的告示牌和紅色登山路條, 從這裡爬蠻陡峭的雪坡往上爬大概200米抵達路線起攀點, 起攀點底下右手邊有塊裸岩有 bolt, 在這邊可以躲開路線落冰, 在起攀確保站 bolt 上固定好穿上冰爪掛好裝備開始攀登. 耀群先教我們觀察雪坡先前有雪崩的徴候. 這幾天的進階冰訓繩隊攀登課程, 是整路由耀群用雙繩系統先鋒攀登, 正琳和我各綁一條主繩, 然後同時隨攀, 沿路要各自拆下耀群裝的支點, 盡量爬在同樣高度不要差太多, 有時遇到某些路段冰面路線狹窄, 需要其中一人先爬, 另一人先偏一邊躲好, 先爬的人爬完這段再停下等另一人爬, 免得互相搞落冰砸到, 正琳和我爬到了耀群架設的確保站固定之後再交換裝備給耀群, 耀群再繼續先鋒下一繩距.
從早上9點起攀, 到下午一點黑狗啤溝 Guinness gully 全隊登頂. 我在收裝備的時候竟然把豬鼻子掉在雪坡上, 還好掉在雪坡上停住沒有滾下冰壁去, 這是怎樣? 以前爬玉山, 韓國雪嶽山, 雙橋溝都沒有過? 太冷太累了嗎? 耀群認為是我手套有問題 (不會生牽拖厝邊?). 繼續走陡峭雪坡前往更高處爬, 去看看更上方的黑狗烈黑啤 Guinness stout 路線. 這段雪坡又陡峭又鬆軟又很深, 大概到大腿的深度, 還好之前有許多人走過, 盡量靠右邊樹林邊緣跟著前人的足跡前進 (隨時怕雪崩準備往右邊樹林裡撲倒的概念?). 這種地形我實在走不快. 往上爬一段路有條足跡往右分岔向西鑽入樹林, 岔這條路可以走下山. 我們再繼續往上爬, 很陡的爬了老半天, 左手邊雪溝感覺變凹下去變寬, 有點像跑道又像陷阱地形 (關鍵字 avalanche track, runway, trap), 左邊空無一樹的雪溝很明顯應該是雪崩路徑. 耀群試著要往左邊穿越雪崩路徑橫渡過左邊雪溝, 去找另一條冰攀路線, 那邊沒有足跡, 整個人陷入腰部游泳, 我們有點猶豫要不要跟過去, 那邊看來有點危險. 耀群試著在雪溝裡往左橫渡游泳了10幾米, 後來也放棄, 又原路走回來. 我們已經走了蠻久的到下午1:50, 這邊看起來離黑狗烈黑啤 Guinness stout 還有段距離, 算一算時間好像還蠻尷尬的. 耀群決定不再向上爬, 就原路下降回到先前向西鑽入樹林的分岔足跡.
鑽進樹林中順著前人足跡往西邊右下方橫渡約100米, 下到一處雪溝, 耀群一路要我們注意觀察沿路樹林被雪崩摧殘的痕跡, 注意看破損的樹皮和歪斜的樹幹, 我們就走在雪崩路徑上. 在北壁的溪溝裡整天晒不到太陽, 下午感覺天氣越來越寒冷, 耀群突然發現正琳走路有點搖搖晃晃, 臉色慘白, 趕緊補充些食物, 叫他多穿件衣服, 休息一陣, 才慢慢恢復. 繼續順著雪溝陡下, 有幾段雪很薄, 薄雪底下蓋著岩壁有些落差蠻陡的, 耀群沒有提醒還看不出來, 這幾段薄雪陡岩壁外觀看不出來很危險要小心一步一步面對雪壁下攀, 有些玉山北壁三號溝的感覺.
我們回到停車的地方, 已經下午3點了, 發現停了另一輛車, 這應該就是有另一隊在我們之後接著爬. 路線的停車位置是固定的, 看是否有停別的車子這也很好判斷是不是有別人已經先爬了, 以免撞線. 由於這條路線第二到第三繩距之間是數十米長和緩的雪坡, 所以如果前一隊已經爬完第二繩距, 下一隊應該是可以開始爬不怕被砸到, 不過這一整片和緩的雪坡容易積雪, 也相對更增加路線下半部雪崩的風險.
我們的時間有點尷尬, 如果再爬上面應該會摸黑, 不爬下來又太早, 所以開車回程就轉換為觀光客模式. 在馬路邊遠觀啤酒路線群, 順訪觀光客熱門景點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正琳剛在山上好像冷到了, 先到遊客中心吃點熱食, 然後到湖畔豪華城堡大飯店, 遇到金髮高挑辣妹拿著滑雪裝備穿著緊身滑雪皮衣勁裝到處走來走去, 這樣才叫觀光啊~ 現場有冰雕展和冰上曲棍球地方聯賽正在開打. 到了班夫 Banff 鎮上耀群帶我們逛大街上的裝備店 Monod Sports, 這邊主要做觀光客生意, 技術裝備不算很全. 今天我在路線上手殘掉豬鼻子, 耀群洗腦我手套要薄的, 緊貼的, 像 套子
那樣... 腦波弱的我購物狂內心小惡魔要忍住~
[悠鶴 Yoho 國立公園 踢馬河谷 Kicking horse river 費爾德 Field 一帶簡介]
- 要進出費爾德 Field, 除了越嶺鐵道, 加拿大橫貫高速公路 Trans-Canada highway 國道一號是唯一的一條路, 所以任何車輛, 包括機車, 獸車, 自行車, 甚至行人家畜, 有時候還有野生動物, 都有可能出現在高速公路上. 行車請特別小心.
- 為什麼叫
啤酒路線群 beer routes
? 村內有家有名的餐廳 Truffle Pigs Café, 許多冰攀客爬完會過去坐坐喝啤酒慶祝, 一天行程的結尾沒去這裡喝啤酒就好像缺少了什麼沒有完成, 還有著名的硬派麋鹿漢堡 elk burgers 和野水牛肉漢堡 buffalo burgers. -
國道一號回程眺望丹尼斯山 Mt Dennis 北麓的啤酒路線群 Beer Routes. 地圖 ♥C1: 黑狗啤溝 Guinness Gully; ♥C2: 嘉士伯冰柱 Carlsberg Column; ♥C3: 皮爾森冰柱 Pilsner Pillar (正琳攝, 我用多張照片接合標註文字路線)
啤酒路線群 Beer Routes
所有的路線都是位在雪崩風險很高的區域.
丹尼斯山 Mt Dennis 上的路線都是由史帝芬大街 Stephe ave 路邊往南爬上還蠻陡的雪坡.
如果想爬史帝芬山 Mt Stephen 上的路線, 在國道一號公路邊踢馬河北岸向南眺望史帝芬山及丹尼斯山冰瀑的時候, 看起來和費爾德 Field 之間一片密林, 我問耀群到底要怎麼過去起攀點, 他說從結冰的踢馬河面上走去爬是最簡單直接的, 我看河水沒有整面完全結凍啊~ 如果無法直接過河, 可以由費爾德村內往東沿著鐵道邊坡找路 (不太推薦), 或是在國道一號停在悠鶴谷路出口這頭, 回頭往東走回到踢馬河南岸再往南穿越鐵道, 注意不要去觸摸雪崩偵測電網. 通過請低調, 進入鐵道周邊15米以內是擅闖私人產業, 不要走在鐵道上, 或是進入隧道. 鐵道當局和費爾德村民不是都很歡迎冰攀客, 在村落鐵道周遭敏感區域行為舉止開車停車請守規矩低調, 停車一定要停在有指定停車空間的地方, 不要亂停! 另外特別注意村落周遭許多路是單行道, 尤其是通往丹尼斯山 Mt Dennis 各冰瀑路線起攀的史帝芬大街 Stephen ave, 只能往西走.
國道一號回程眺望踢馬河谷 Kicking Horse River 對岸費爾德 Field 村落一長列的火車和背後的史帝芬山 Mt Stephen. 最左邊邊緣可看到Superbok
(地圖 ♥C4) 及鄰近路線頂端, 再稍右為Massey's
露出來的頂端 (正琳攝)回程在悠鶴谷路口 Yoho valley road 向南觀望路邊的史帝芬山 Mt Stephen 北麓, 在加拿大太平洋鐵道隧道口上最東端的啤酒路線群 beer routes. 最右邊緣的內角是家釀 Home Brew
WI5 M6 R, 最左邊一抹冰是Twisted
(英國啤酒廠牌, 地圖 ♥C5) WI4 M6, 更左後方背景是教堂山 Cathedral Mtn. 更右邊畫面外還有經典路線Superbok
(正琳攝)- https://www.summitpost.org/beer-routes-wi-3-6/256803
- https://www.mountainproject.com/route/111642569/guinness-gully
- https://www.mountainproject.com/area/106985858/yoho-national-park
- https://www.summitpost.org/field-yoho-national-park-ice/492798
- https://www.ericandlucie.com/Website2003/Canadian%20Ice/Guiness/Guiness.htm
- 費爾德走國道一號繼續往西沿踢馬河谷 Kicking Horse river 下溯 60公里, 會抵達哥登 Golden, 踢馬河 Kicking Horse river 在這裡匯入哥倫比亞河 Columbia river, 這一段沿路也有些冰攀路線
- https://www.field.ca/activities/iceclimbing/
- 在這一帶最經典史詩級的冰攀: 塔卡考瀑布 Takakkaw Falls (地圖 ♥C6), 有近 250米高, 是加拿大第二高, 水量又大的大瀑布, 水量大到結了厚厚的冰, 還會露出傾瀉的噴流. 塔卡考瀑布 Takakkaw Falls 是非常著名的觀光景點, 位在國道一號往西, 快到費爾德 Field 之前往北叉出的小路悠鶴谷路 Yoho valley road, 往北走14公里到路底. 悠鶴谷路每年10月到次年6月是封閉的, 冬天想要冰攀得要踢這14公里路. 踢那麼遠也許不太切實際, 所以如果要一天來回, 建議是用越野滑雪的方式進出, 前提是你得越野滑雪和冰攀都很強, 不怕冷死的也可考慮在登山口宿營 (照規定在國立公園宿營需先登記). 在夏天, 塔卡考瀑布 Takakkaw Falls周邊的岩壁也有許多攀岩路線.
- https://gripped.com/profiles/watch-takakkaw-falls-ice-climb-ascent/
- https://www.mountainproject.com/route/112549532/takakkaw-falls-winter
- 從悠鶴谷路 Yoho valley road 進去, 不想走10幾公里那麼遠到底的話, 一路上沿路還有許多冰瀑密集在這條路邊, 有不少不錯又不會那麼熱門的冰瀑可以爬.
- https://www.mountainproject.com/area/108031288/yoho-valley-road-ice
- http://www.canadianrockiesice.com/ice-climbs/field-to-golden/yoho-valley-road/
- [鐵道迷的夢幻景點 螺旋登山鐵路隧道 spiral tunnels]:
國道一號從弓河河谷 Bow river 上行往西翻越洛磯山主稜大分水嶺 The Great Divide, 進入踢馬河 Kicking horse river 河谷, 屬於注入太平洋的哥倫比亞河 Columbia river 流域. 經過踢馬越嶺國家歷史場址, 左右仔細觀賞可以見証百年前加拿大太平洋鐵道 Canada Pacific Railway 橫貫加拿大穿越洛磯山的登山鐵道建設工程奇蹟, 在國道一號車道腳下, 圍著山腰繞圈 1907 年建造的螺旋登山鐵路隧道 spiral tunnels. 探索頻道 Discovery 有個節目洛磯山鐵道英雄第1季第2集
專門介紹這段鐵道, 這裡也有段廢棄鐵路隧道有開放遊客導覽行程. [ 維基百科 ], [ 國立公園網頁簡介 ]. - 與史帝芬山 Mt Stephen, 丹尼斯山 Mt Dennis, 也就是今天爬的黑狗啤 Guinness gully 路線, 隔著踢馬河 kicking horse river 一河之隔南北對望的, 是布吉斯山 Mt Burgess, 瓦可峰 Walcott peak, 費爾德山 Mt Field, 瓦普塔山 Wapta Mtn, 也就是轟動世界的布吉斯頁岩 Burgess shale 史帝芬岩層 Stephen formation 化石群瓦可採石場 Walcott quarry 的所在 (地圖 ♥C9), 聯合國指定為世界遺產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在夏天, 史帝芬山的三葉蟲化石岩床 (Mt Stephen trilobite beds, 地圖 ♥C8), 以及布吉斯頁岩 Burgess shale 化石群瓦可採石場 Walcott quarry 這些發掘現場, 都有提供觀光客尋找化石的導覽行程, 通常都要提早好幾個月上網排隊登記報名才能搶到少少的開放名額. 參訪五億多年前布吉斯頁岩 Burgess shale 化石群瓦可採石場 Walcott quarry 發掘現場找化石的行程, 可以說是加拿大洛磯山風光最美的健行路線之一, 是由悠鶴谷路 Yoho valley road 進入, 會經過加拿大第二高的塔卡考瀑布 Takakkaw Falls, 以及遠眺翡翠湖 Emerald Lake 等著名的觀光景點. 進入費爾德村落入口的悠鶴 Yoho 國立公園遊客中心, 裡面有展出整理過的出土化石, 以及費爾德村內布吉斯頁岩 Burgess shale 地科基金會, 都是夏天才會營運的設施. 如果想看難得一見的珍稀古生物化石的話, 在冬天方圓數百里之內, 應該只有卡加利 Calgary 東北方約 110 公里的尊黑勒 Drumheller 的古生物皇家堤瑞爾博物館 Royal Tyrrell Museum Palaeontology.
- [ Google 環景圖: 史帝芬山三葉蟲化石發掘現場 Mt Stephen trilobite beds ] 放大仔細看, 滿地的三葉蟲化石!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ephen_Formation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og_Group
- https://www.burgess-shale.bc.ca/single-post/2019/03/21/The-Geology-of-the-Burgess-Shale-What-Lies-Beneath-Part-1
- https://www.geoexpro.com/articles/2016/02/rarest-of-all-the-burgess-shale-fossils
- https://www.geoexpro.com/articles/2015/04/the-magnificent-southern-canadian-rockies
- https://www.pc.gc.ca/en/pn-np/bc/yoho/activ/burgess
- https://www.pc.gc.ca/en/pn-np/bc/yoho/visit/heures-hours
- https://www.burgess-shale.bc.ca/
- https://www.burgess-shale.bc.ca/single-post/2018/01/09/Very-rare-fossil-found-by-hiker---Ovatiovermis
- https://burgess-shale.rom.on.ca/en/index.php
- https://burgess-shale.rom.on.ca/en/science/burgess-shale/01-today.php
- https://web.viu.ca/earle/burgess/
- 踢馬河 Kicking Horse river 是玩白水激流獨木舟非常熱門的河流, 等級可以到 3~6級, 在較簡單的河段也有商業獨木舟觀光業者, 愛划船的非常推薦夏天來划划; 愛釣魚的這條河有各種魚類也非常適合.
- 歐哈拉湖 Lake O'Hara: 國道一號往西, 越過洛磯山主稜大分水嶺, 過省界再約3公里, 國道一號穿過超寬大的石拱門 (野生動物通道 wildlife overpass), 左轉進歐哈拉湖路 Lake O'Hara road 停車, 從教宗峰 Popes peak 和教堂山 Cathedral Mt 之間的溪谷小路踢林道或接駁車走11公里進去, 可以前往絕美的歐哈拉湖 Lake O'hara, 夏天周邊高山技術攀登或觀光山路健行 (例如維瓦希峰 Wiwaxy peaks - 胡伯山 Mt Huber 高山繞圈, 謝佛山 Mt Schäffer 等高山健行路線) 可欣賞冰河雕琢的壯麗山景, 非常推的景點. 這裡比較僻靜, 不會像露易斯湖 Lake Louise 那樣人擠人. 接駁車, 山屋住宿, 露營要提早預定. 這裡和露易斯湖之間, 是由洛磯山主脊大分水嶺分隔, 這段主脊上有許多著名的巨峰有高山技術攀登路線.
[行程簡述]
- 前言
[D1 2019-2-22(五)]
移動日 台北 TPE -飛- 香港 HKG -轉飛-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國內線轉飛- 卡加利 Calgary YYC -車- 坎莫 Canmore - [D2 2019-2-23(六)]
強士頓峽谷 Johnston Canyon 上瀑布 Upper Falls: 冰攀基本動作溫習 - [D3 2019-2-24(日)]
黑狗啤(金氏/健力士)溝 Guinness Gully, 悠鶴 Yoho 國立公園 - [D4 2019-2-25(一)]
哭牆 Weeping Wall, 冰原大道 Icefields Parkway - [D5 2019-2-26(二)]
海夫納峽谷 Haffner canyon, 庫特奈 Kootenay 國立公園: 混合攀登(乾工具) mixed climbs (dry tooling) - [D6 2019-2-27(三)]
邪惡汪達 Wicked Wanda 鬼河南谷 Ghost River south canyon - [D7 2019-2-28(四)]
露易絲瀑布 Louise Falls 露易絲湖 Lake Louise 畔 - [D8 2019-3-1(五)]
1A省道封閉 改行程 血拼 + 坎莫 Canmore 下格拉西 Lower Grassi 垃圾場 Junkyards - [D9 2019-3-2(六)]
移動日 坎莫 Canmore - 卡加利 Calgary 順訪 卡加利攀登中心洛磯山分店 Calgary Climbing Center Rocky Mountain - 機場旅館 - [D10 ~ D12 2019-3-3 ~ 5(日~二)]
移動日 卡加利 Calgary YYC -飛- 溫哥華 Vancouver YVR -轉飛- 香港 HKG -過夜轉飛- 台北 TPE
後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